State Natural Science Awards

Quick Search:

HKUST

Big winner among Institutions in HK in China's Stat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wards

香港科技大學獲國務院頒發多項國家科學技術獎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2011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獲獎項目  


受体酪氨酸激酶介导的信号通路在突触发育和可塑性中的作用

大公網

港奪得國家科學技術七項獎 科大展拳腳 獨佔5獎

 
繼早前五十六位香港學者入選「國家科研計劃專家庫」後,十四位本港科研人員的七個研究項目昨日躋身國家科研最高榮譽─「國家科學技術獎」二等獎。香港科技大學獨佔其中五個獎項,該校教授葉玉如更是第二度得大獎。科大副校長翁以登稱,香港有望借粵港合作之東風躍升「科研樞紐」。

所獲獎項人數歷年最多

一年一度的科學技術獎勵大會昨日在人民大會堂舉行。香港科學界共獲七個二等獎,分別為「自然科學獎」五項、「技術發明獎」和「科學技術進步獎」各一項,所獲獎項與人數為歷年之最。受獎學者分別來自科技大學、城市大學、浸會大學和理工大學。

其中,科大共獲四項「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和一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為全港高校之冠。科大理學院院長葉玉如,更是繼○三年首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後梅開二度,她的得獎項目是「受體酪氨酸激酶介導的信號通路在突觸發育和可塑性中的作用」。與城市大學陸貴文等研究的「多種新型天線的發明、分析及應用研究」,同是由香港特區政府推薦並且得獎。

葉玉如憑著對分子神經的研究,○四年首奪名為「女性諾貝爾獎」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她領導的團隊發現名為EphA4的細胞,有望為醫治與認知能力衰退相關的疾病帶來重大突破。

合作項目體現兩地互補

去年首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的科大副校長李行偉表示,為香港學者拿到「國家科學技術最高榮譽」而高興。本港是次七個獲獎項目中有三個項目是由本地學者「組織和牽頭」,「不但是科研實力的證明,也說明我們組織項目,尤其是跨學科項目的能力」;其他與內地的合作項目,則體現兩地「交流越來越密切,對香港學者了解內地科研活動,申報國家課題有好處」,他說,合作亦提供優勢互補和資源共享的機會。如科大的楊海與理大的林興強參與的「基於行為的城市交通流時空分布」,目前「香港有應用,內地也在推廣」。
除科技大學外,浸會大學和城市大學也對得獎表示欣喜。浸大副校長(研究及拓展)黃偉國稱,很高興同事的研究成果獲得國家和社會的認可。城大獲獎教授薛泉說「國家技術發明獎是科技界地位崇高的獎項,而當今中國的科研領域人才濟濟,得獎不易。我們對獲獎感到非常榮幸」。
「國家科學技術獎」由國務院主辦,為我國科學技術界最高榮譽之一。「國家科學技術獎」共有五個類別,除「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自然科學獎」和「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外,還有「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本屆共三百七十四個項目獲獎。

香港商報

港科研人員勇奪7獎  


香港科研人才的成就再獲得國家認同。中共中央、國務院昨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2011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香港的科研人員共獲得7個獎項;而世界著名的加速器物理學家謝家麟,建築與城鄉規劃學家吳良鏞則獲最高榮譽的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國家領導人胡錦濤、溫家寶、李長春、李克強出席大會及為獲獎代表頒獎。溫家寶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在大會上講話。李克強主持大會。

......

葉玉如教授領自然科學獎

另外,由香港科技大學葉玉如教授的研究項目「受體酪氨酸激濲介導的信號通路在突觸發育和可塑性中的作用」,榮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葉玉如教授長期專注於探索神經系統的工作原理。

她近期的研究證明,腦部的神經細胞可以通過多種信號途徑進行溝通,從而對神經系統的功能進行調整。這些成果進一步解釋了學習和記憶等認知過程的分子機制,也為治療腦退化症和帕金森症等神經退行性疾病提供重要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