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eting Neurons, And Thereafter

Quick Search:

Our Scientists (English Version): Meeting Neurons, and Thereafter - Nancy Ip  (RTHK)  

Professor Nancy Ip is an internationally-acclaimed top neuroscientist, spending decades in researches related to the communication among neurons. She has made important contributions to our understanding of brain development and plasticity, as well as the causes of related neurological disorders.   

我們的科學家 邂逅於神經細胞之間 - 葉玉如  (香港電台電視部)  

葉玉如教授,國際頂尖神經生物學學家。葉教授多年來致力研究神經細胞之間的傳訊和溝通,她在腦部發育及可塑性的分子機制,以及相關神經系統疾病病因的領域,作出了重要的貢獻,亦因為她對於神經營養因子的神經細胞存活、發育及功能方面的卓越研究而聞名,而神經退化症疾病,更加是葉教授一直研究的範疇。

隨着全球人口高齡化,阿爾茲海默症成為人類未來的重大威脅,葉教授和她的團隊,經過多年研究,發現阿爾茲海默症和一種叫EphA4的蛋白過度激活,因而減低神經細胞傳訊能力有關。他們發現由中藥鈎藤提取到的化合物鈎藤鹼,在老鼠的實驗中,可以成功抑制EphA4的活性,在老鼠實驗中,當老鼠吃了鈎藤鹼的藥物之後,他們的記憶能夠恢復過來,這次重大的突破性發現,為醫治阿爾茨海默症露出了曙光。

葉教授出生於香港,在本地接受中小教育,中學畢業後到了美國修讀生物和化學,之後在美國哈佛醫學院修讀博士課程,從此走上了科學研究的道路。

1993年,香港科技大學成立不久,葉教授受聘回港任教及從事科學研究工作,從四個人的實驗室開始,幾經辛苦,慢慢地建立起現在擁有數十位研究員,並到國際認可的國家級實驗室。葉教授認為,現今的科學研究,已經不可以單打獨拼,在不同的研究領域,都需要集合不同的人才和實驗室共同合作,才能取得更好的科研成果,她運用本身的影響力,建立起一個全球的網絡,吸取不同實驗室的優點,為研究室提供不同領域的資料,協助他們團隊在研究中取得更好的成果。

粗略估計,到了2050年,全球將會超過一億人患上阿爾茨海默症,單是中國,就可能有九百萬個患者,為了開發腦疾病早期診斷的有效工具和針對研究不同種族對引發阿爾茲海默症的差異性,葉教授除了積極參與「中國腦計劃」的工作,又和內地的醫生和學者結為合作夥伴,利用內地大量的阿爾茲海默症病患者的血液樣本和數據,來進行對華人阿爾茨海默症的研究,以推進臨床研究,也藉此培訓同時具有臨床醫學和研究技能的人才。

經過了多年的努力,由於在神經科學領域做出儏出貢獻,葉教授得到了一個又一個的榮譽,除了2004年,她獲得被譽為「女性諾貝爾」的歐萊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傑出女科學家獎之外,於2011年,葉教授也得到亞太經合組織(APEC)婦女與經濟高峰會議傑出創新女性獎,同年亦得到法國國家榮譽騎士勳章。葉教授更先後於2003年及2011年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奬。2001年,葉教授成為中國科學院最年輕的院士,並於2015年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以及於2016年當選美國文理科學院院士。

葉教授覺得,從事科學研究是一生一世的事業,科學家要客觀、投入、堅持、有誠信和擁有百折不撓的精神,她希望將來自己能夠像她的偶像,諾貝爾獎得獎者,有「意大利驕傲」之稱,同樣是研究神經生物學的意大利女科學家麗塔.列維.蒙塔爾奇尼(Rita Levi-Montalcini)一樣,到了生命盡頭,依然積極地從事與科學有關的研究。

今天,除了進行科學研究和教學之外,葉教授也積極參與教學行政的工作,她希望把自己研究的成果和進行研究的心得,能夠和她的學生及其他研究者分享,也藉此為世界培育下一代優秀的科學家。   

葉玉如:站在科學尖端的母親  (立場新聞 轉載文章)  

全球人口高齡化,令阿爾茨海默症成為人類未來的重大威脅。以往,這種腦退化症被視為無藥可治,但香港科技大學副校長(研發及研究生教育)葉玉如教授的相關研究卻有突破性發現,有望進一步研發成治療此症的新藥物。這位獲獎無數的港產女科學家,在科研領域固然表現出色,多年來更培育了不少人才,更難得是可同時兼顧家庭、生兒育女,堪稱女性科學家的典範之一。

葉玉如一直致力研究神經細胞之間的溝通與傳訊,阿爾茨海默症更是她近年投放很多心血的研究方向。她指努力研究背後主要是想為病人出一分力:「神經退化性疾病影響很多病人,單是阿爾茨海默症患者,現時全球有 3,500 萬,至 2050 年將超過一億。作為科學家,若有能力去幫助診斷和治療,我很希望可以做得到。」

白介素-33助逆轉

2014 年,她和團隊利用一些有阿爾茨海默症的模擬老鼠進行「水迷宮實驗」的記憶測驗,發現有阿爾茨海默症症狀的模擬老鼠,在服用從中藥提煉的鉤藤鹼後,可以抑制腦神經細胞蛋白 EphA4 的異常活化,令受腦退化症影響的學習和記憶能力得以改善。 2016 年,她和合作團隊發現一種名為白介素 -33 (IL-33) 的蛋白質,可以成功令到有阿爾茨海默症的轉基因小鼠因腦退化症所引致的神經細胞通訊缺陷及記憶力衰退問題,在短期內可以逆轉。為了真正幫助病人,把基礎研究轉化成藥物,她現正和國際醫藥研發基金合作,並已經作出了授權及技術轉移,正在進行臨床前的測試。

科研失敗多過成功

科研取得成果,自然是光風霽月,但中間的過程其實漫長又艱辛。葉教授坦言,當科學家需要有決心和堅毅的性格:「我們做實驗,失敗多過成功,所以一定要堅持,明白為何會失敗,從中學習,令下一步做得更好。」以往走過幾十年的科研之路,她一直表現出色,但過程殊非輕鬆容易。

在香港出生長大,於美國完成大學以至博士課程,葉玉如在當研究生期間經已嶄露頭角,在《自然 (Nature) 》等重要科學期刊中發表論文。取得哈佛大學的博士學位後,她任職於美國一間製藥公司,四年間事業發展順利。後來,她卻選擇放下一切,於 1993 年回港到科大任教及從事研究工作,令身邊同事、朋友以至恩師都非常驚訝。

女性科學家的典範

雖然離職二十多年,但她的出色表現,仍然令製藥公司主席 George D. Yancopoulos 津津樂道:「Nancy 為公司奠定基礎,有很大貢獻。到今天,我們仍會以她為例,告訴別人作為科學家應該追求甚麼、可以達到甚麼。她是女性科學家的典範,在照顧家庭的同時,比我們男性科學家更為勤奮和多產,到現在,她仍然是我們的模範。」

回想最初加入科大,從四個人的實驗室再一步步發展成如今有超過四十名成員的分子神經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其間葉玉如付出很多耐心和努力。她回想當年道:「當時實驗室甚麼都沒有,我們四人一同商量要買甚麼儀器、做甚麼實驗,很多技術都是我親手教他們,他們是我的第一代徒弟。」之後,三人亦各有所成,而她的實驗室更陸續培育了不少科研專才,部份學生更在世界各地的實驗室和科研機構發展,成為獨當一面的人才。

實驗室工作像工廠

傅潔瑜是當年四個人的實驗室年代的技術員,後來考取博士學位,繼續留在葉教授的實驗室進行研究工作。她回想當年,感覺温馨又有點好笑:「你想像不到,我們一排人像工廠女工,五、六天的工作裏,有超過一半時間是在『入 tip』(將移液吸頭放入盒中)。」旁邊的葉教授即時補充道:「這是做實驗的準備工作,很重要。」

女性科學家不易為

作為國際頂尖的神經生物學家,葉教授獲獎無數,當中包括被譽為「女性諾貝爾獎」的歐萊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婦女與科學獎,但她卻感嘆女科學家不易為,認為不少女性同行都受家庭和社會價值觀等因素影響,比男性科學家承受更大壓力。

不過,她在這方面可算是個幸運兒,幾位姐姐對她引以為傲,丈夫、子女亦十分支持她的工作,她的兒女做人做事,亦受到她的薰陶。當上醫生的兒子朱漢鼎道:「她的個性和生活方式,她關顧他人的特質,全部都很有感染力,影響身邊的人。」女兒朱倩儀亦說:「她對我的最大影響是做任何事都要很勤力,做事要選自己所喜愛的,那樣才會做得好、做得開心。」

【文:呂惠如】